母乳喂养是个对娘儿俩都好的事情,但本该很幸福的喂养经历,有时候却因为无知而夹杂着太多的无奈。各种“不能喂奶”、“忍忍就好”、“你奶不好”的传言充斥在母乳妈妈的身边,真的是整个人都不好了!今天给大家辟几个常见的谣言。
谣言 1 妈妈发烧了,不能喂奶!
常看到妈妈说自己的喂养经历,“那时候发烧了,所以不得不先停母乳……”真相:可以喂可以喂可以喂!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发热是母乳妈妈经常遇到的问题,发热并不会影响母乳。当妈妈发生感染的时候,乳汁中的抗体对宝宝能起到保护作用。
有很多母乳妈妈的发热,是因为乳腺炎。乳腺炎的治疗措施包括排空乳汁、休息、输液、使用抗生素,但不用停止喂奶,反而应该更加频繁地喂奶。乳腺炎期间的哺乳不会伤害婴儿,因为母乳本身并没有被感染,乳腺炎和抗生素也不会改变母乳的成分。
谣言 2 喂奶觉得疼是正常的!
“每次喂奶好疼,55555”
“忍忍吧,当妈就是很辛苦的,熬过去就好了!”
真相:喂奶是幸福的事情!持续疼痛肯定哪里不对!
母乳喂养可能会带来些轻微的疼痛,尤其是初的磨合期,但不应该是长期疼痛、不适。正确的衔乳,不会导致任何不舒服,让妈妈和宝宝都觉得舒服才是对的喂养姿势。
衔乳的重要原则是:宝宝含住乳晕吃奶,而不是含住乳头。嘴巴要张的够大,下唇要翻转。
谣言 3 宝宝直要吃,是奶不够!
“你看宝宝直想要吃,肯定是你奶不够!”
“宝宝吃个小时了还没饱,快加点奶粉吧!”
真相:直要吃,可能是肠胀气,也可能是吸吮的需求。
有的小宝宝吃奶时间可以长达1小时,这更多是因为孩子天生就有吸吮的需求,而不是没吃饱。妈妈们可以在喂奶的时候跟孩子温柔地说话,轻轻抚摸他,让他专心吃奶(别吃吃睡睡),喂奶时间控制在30-45分钟内。满月之后、吸吮欲较强的孩子,家长可以尝试使用安抚奶嘴。
宝宝很烦躁,直想吃奶,吃了几口会继续哭闹,哭闹完了又想吃,这通常是肠胀气的表现,家长们可以尝试飞机抱、让宝宝趴会、裹襁褓,可以缓解宝宝的肚子不舒服。
谣言 4 宝宝不胖,是妈妈奶不好!
“你看××家的孩子养的多好啊,又白又胖,我们宝宝点不胖,肯定是妈妈奶不好!”
真相:养那么胖到底有啥好的?生长曲线才是正确的参考标准。
宝宝“看起来瘦”,常常是大人的心理作用。老人总觉得自家孩子要长得白白胖胖,才体现出“养的好”。生长曲线是衡量发育指标的金标准,建议纯母乳喂养的宝宝,6个月前参考CDC的曲线,其他的就参考WHO的曲线。
对于生长发育确实不理想的宝宝,先考虑奶量是否充足,可以增加喂养的频率和时间。母乳妈妈也并不需要制定特殊的饮食搭配,只需注意健康的膳食,选择多种谷物、蔬菜和水果,每天比以前额外增加400-500大卡的热量来保护你的产奶量就可以啦。
这里多说句,亲爱的妈妈们,婴幼儿时期的肥胖,并不利于宝宝的长期健康,甚至可能增加成年后肥胖、糖尿病的风险。现在都不流行胖为美了亲,瘦点儿有啥不好涅。
谣言 5 母乳妈妈要多喝汤和酒酿
“酒酿和猪蹄汤是下奶神器,每天喝上三大碗!”
真相:汤是没有营养的,酒酿产妇是不能吃的。
为了下奶,重要的是尽早吸吮、勤吸吮,并且充分休息、保持心情愉悦。汤里没有啥营养啦,还会给自己贴身膘,多喝水就好啦,不过这事儿说100遍估计也搞不定婆婆妈妈们……
此外,孕期或者哺乳期应该尽量避免摄入酒精。酒类用于烹饪,如果持续沸腾时间低于小时,那么大约25-75%的酒精仍然会残余在食物中,所以酒酿也是不能吃的!这个老观念,确实转变起来很难,老妈子也知道……母乳妈妈除了不能喝酒,限量摄入咖啡因、含汞量多的鱼类,其他并没有什么大的禁忌,哺乳期也可以做个快乐的吃货啦!
谣言 6 来月经后母乳有毒,没营养
“糕妈,老人说来月经了奶有毒,没营养了,是真的吗?”
真相:太扯淡了……
这还是我个闺蜜问的,我简直不知道该说什么,只默默回了句“出去可别说你是我闺蜜啊……”什么年代了,还有这样的谣言也是醉了,都别信啊,母乳喂到1岁,还可以喂到2岁甚至更久,来不来例假都样喂。
有的妈妈反应经期的乳汁分泌减少了,这是因为激素水平发生了变化,是暂时性的(还有些妈妈的母乳的味道也会发生暂时性的改变),到经期结束后就会恢复正常,但经期母乳不会因此“没营养”,妈妈们不要放弃母乳哦。
谣言 7 宝宝肠绞痛/黄疸,应断母乳
“宝宝总是哭闹,可能是肠绞痛,换配方奶吧。”
“黄疸宝宝要断母乳的。”
真相:不,要,轻,易,断,母,乳。 有些宝宝的肠胃不适可能跟母亲的饮食有关,妈妈可以遵医嘱停食乳制品,停食几周后再看看情况。如果没有帮助,还可以尝试停食面制品、蛋、坚果、水果、咖啡因和巧克力等。停食几周后,可以种种地尝试添加,注意观察宝宝的反应。
15mg以下的母乳性黄疸是不用停母乳的,什么茵栀黄、益生菌、葡萄糖水都不用给宝宝吃。当然老妈子也知道这点很难,年糕满月的时候也因为黄疸停过几天母乳,当时自己也不够懂,在家人和社区医生的多重压力下,新手妈妈确实非常难做也非常痛苦。这点,也真心希望更多的基层医护工作者能有所了解,保卫纯母乳不易啊。
谣言 8 生病了硬扛,不能吃药
“你在喂奶呢,怎么能吃药?扛着就过去了!”
真相:难受的时候不必硬扛,有些药物可以安全使用!
对于不严重的疾病、不是必须用药的情况来说,能不用药当然好不用。但大部分药物能进入母乳的剂量都比我们想象的要小,所以实在难受的时候不必硬抗,可以选择适当的药物。
根据哺乳期用药分,来为妈妈们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般来说L1-L3的药物都是比较安全的,使用时不需要停止哺乳;在治疗时尽量选择L1和L2的药物(就诊时记得告知医生自己是母乳妈妈哦)。
谣言 9 哺乳会导致乳房变形
对于这个说法是大错特错的。真正导致乳房变形的是孕期,而非哺乳期。乳房的变化都是从怀孕期间慢慢开始改变的,由孕激素影响。所以无论妈妈是否选择母乳喂养,妈妈都应该好好地呵护自己的乳房。
如果妈妈不想乳房变形严重,可以做些有效的防治措施,例如坚持穿有承托能力的内衣、学习正确哺乳宝宝的姿势防治因为姿势错误而造成胸部变形、适当的按摩乳房等等。
谣言 10 哺乳期需要吃很多……
这个说法真的是老辈给年轻人留下的大误区了。认为母乳喂养的妈妈每天都要好吃很多肉、鸡蛋、吃猪蹄、多喝点下奶的汤水,这些让很多妈妈大吃特吃,后不仅身材走样,还会因为长期吃得油腻更容易导致乳腺炎。
其实哺乳期确实要妈妈吃得好,但这并不代表要多,应该吃得聪明、吃得适量。而且,哺乳期妈妈只需每天比普通女性额外摄入300-500卡路里的热量就可以为宝宝制造奶水,同时,不要吃高糖、高脂肪没有营养的垃圾食品,如糖果、甜点、碳酸饮料和包装食品。
谣言 11 额外还需多补充营养品
很多人都会觉得哺乳期妈妈需要补充很多营养品。认为这样来可以促进奶水,二来对妈妈身体好。对于哺乳期妈妈来说,唯需要补充的就是混合维生素。这也是每个母乳喂养的妈妈都应该吃的保养品,除非是医生不建议吃。
谣言 12 哺乳期妈妈需补充大量水
有的人会误认为,妈妈每天都要用奶水哺乳宝宝,这样会让妈妈丢失很多水分,需要大量补水。而对于哺乳期妈妈来说,好的无热量饮料就是水。在喂奶前,先喝杯水。其实大部分妈妈每天至少要和上8大杯水,只要感觉口渴就喝,但也要注意不要喝得过量,适量好。
谣言 13 妈妈饮食会对宝宝造成影响
通常宝宝不会对妈妈吃的食物有任何异常反应,但是有些敏感的宝宝会有过敏反应,大部分的食物在妈妈进食后2个小时便会进入乳汁,也许会造成宝宝不舒服,所以妈妈们旦发现宝宝有异常反应就要回想清楚自己吃了哪些和往常不同的食物。
易造成过敏的食物有乳制品、含咖啡因的食物、谷类和坚果、辛辣食物等。不过,这些食物大多不会造成宝宝过敏,当妈妈吃过这些食物,再喂养宝宝,宝宝没有任何异常反应的话,就可以正常食用,注意摄取量就可以了。如果宝宝有异常反应,就要提醒注意自己吃过什么,下次注意点。
谣言 14 哺乳期生病不可喂养宝宝
没有什么可以轻易阻止妈妈母乳喂养宝宝,如果妈妈生病了,例如发烧,当妈妈病得难受的时候,是可以服用药物,但要注意选择种哺乳期安全药,而且是比较不易渗入乳汁的药物。如果妈妈们不放心,可以去看医生,询问医生的建议,按照医生嘱咐的去做。
谣言 15 哺乳期妈妈不可以减肥
其实哺乳期本身是非常瘦身的,妈妈们坚持每天哺乳便可以消耗500卡路里,这可以是真的躺着也瘦身。
所以在哺乳期,妈妈只要注意饮食、均衡搭配。吃得健康便可以轻轻松松慢慢的瘦下来,如果加上适量的运动就更好了,运动不影响母乳的味道。
谣言 16 哺乳期来例假奶水没营养
这个谣言为不正确,而且毫无科学依据可言。妈妈在哺乳期有可能会来例假,不过这是不会影响妈妈母乳的质量的。妈妈应该继续坚持母乳喂养。也许例假期间母乳靓会受到影响,但是只要坚持亲喂,勤喂。奶量很快就会恢复的。
以上优惠不与金卡、银卡同时享受,本活动终解释权归城阳玛丽妇儿医院所有。
无创唐筛DNA检测通过采集孕妇外周血5ml,提取游离DNA,更为安全。传统的羊膜穿刺检测需要将相关设备深入到孕妇体内进行取样,不仅容易带来各种感染风险,也会给本来就紧张的孕妇带来更大的精神压力。
无创唐筛DNA检测筛查准确率可达99.9%,避免因误诊、失误等原因造成孕妇流产,同时能大的提升健康婴儿的出生比例。无创唐筛DNA检测的佳检测时间为孕妇妊娠的12-24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