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食疗
、产后食疗根据产妇身体状态的变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产后第周
产妇表现为出汗多、恶露多且乳房大多数处于充血水肿期,所以可以在食材中加入些促进排水,排恶露,通乳腺之品。如:红豆、薏苡仁、山药、茯苓、玉米须、当归、黑木耳、金针菜等。
2、产后第二周
出汗减轻,恶露减少,乳腺稍有不通,故而可稍加补肾、养血之品,但仍宜清淡,不宜油腻或滋补太过,防止急性乳腺炎的产生。补肾可用杜仲、小米、黑芝麻、核桃、腰果、板栗等;养血可用藕(熟)、菠菜、海带、花生(衣)、血糯米、红豆等。
3、产后第三至第四周
褥汗基本无,恶露量少而有反复,乳腺基本通畅,故而可以以补气养血、下乳、补肾强腰为原则,适当食补,汤可以荤汤为主。此时,发奶汤品方可大量摄入。但要适当控制甜食。忌辛辣刺激、易致兴奋之品。此时,若产妇脾胃功能正常,可适当用中药调补。
二、产后注意事项
1.和缓进行滋养进补
在这个阶段,该排的已经排完,可以开始对新妈妈进行真正的滋养进补,可食用麻油鸡、 花生猪脚、蔬菜、水果等。通过进补调节体质的大原则就是“温和的热补”。
中医说,“产前要凉补,产后要热补”,其实指的是温和的热补,而不是中医说,“产前要凉补,产后要热补”,其实指的是温和的热补,而不是补食材。千万记得,排完毒素后适当进补才能被身体吸收,否则只会堆积在身体里,成为多余的脂肪。
2.保护热量供给
新妈妈在生产时消耗了大量体力,产后1——2周中,反复地为宝宝哺乳也会损耗体力,从而造成新妈妈直处于疲惫状态,这时期,新妈妈需要增加营养来恢复精神,所以这时期,需要摄入较多热量。热量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如物质代谢、肌肉收缩、腺体分泌等都需要热量。而哺乳的新妈妈还需要部分热量来支持自身特殊的生理变化,婴儿的组织生长同样需要热量。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都会经过体内氧化释放能量,是人体热量的来源。
3.保护营养丰富全面,避免回乳食物
月子期间补充营养要充足丰富,蛋白质、脂肪、糖类、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矿物质等样样不可或缺,因此食物的种类要丰富,因为没有哪类的食物可以涵盖所有营养素。在此期间,新妈妈就禁忌挑食偏食,鱼、肉、蛋、蔬菜、瓜果都要适当摄取。
需要哺乳的妈妈避免的回乳类食物有乳鸽、猪肝、韭菜、淡豆豉等。
如果想要新妈妈奶水充足,可以稍多吃些奶类食物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但千万不能忽略了新鲜蔬菜和水果。另外,通过喝鱼汤来下奶的新妈妈,也不能光喝汤而不吃鱼肉,要知道汤里的营养毕竟有限,而鱼肉里的胶质纤维比较丰富,还能促进肠道蠕动。